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,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介绍说,经中央批准后,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将于近期启动。
翟青说,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第一批进驻工作已经准备就绪,计划用3年的时间,在2021年之前实现第二轮督察的全覆盖,并于2022年再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督察。
我国从2015年年底启动中央环保督察试点,之后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首轮中央环保督察的全覆盖,同时对20个省区市实现了“回头看”。
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及“回头看”受理群众举报21.2万件,解决了15万件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,向地方移交了387个责任追究问题,问责4218人。
在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及“回头看”的过程中,曾出现了一些地方在中央环保督察进驻期间,采取集中停工停产停业等“一刀切”应对督察的情况,造成了十分不良的社会影响,翟青说,“一刀切”是对中央政令的高级黑。有的地方甚至为了数据好看,连老百姓蒸馒头的锅炉都停了,督察组已经作为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。
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之前,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联合印发了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》(以下简称规定),对督察组和被督察对象的行为作都出了约束,被督察对象采取“一刀切”应对督察、情节严重的,或将受党纪政纪处分。
翟青介绍说,规定是党内法规,具有很强的纪律刚性。一方面,向被督察对象明确了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另一方面,对督察组和督察人员提出了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。这些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督察与被督察双方来说,都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和底线。
在翟青看来,以党内法规形式确立的督察工作规定,明确了督察要坚持问题导向,敢于动真格,不怕得罪人,不做“稻草人”,特别是要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,同时还要曝光生态环保领域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